本文“2017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备考重点”,跟着出国留学网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考点: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本考点在历年考题中相对较少,在2012年和2013年出现过考题。考生在复习时要能够根据模拟情境来判断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掌握分析人类行为和需要的“三维视角”。
1.人类行为的含义
(1)人类行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类行为是指由客观刺激通过人的心理活动而引起的内部与外部的反应,狭义的人类行为仅指外显的行为。
(2)行为主义学派把人的行为看作是机械式的由刺激直接引起的,否认了人的心理因素。其行为公式是S→R,S指外界刺激,R指反应行为。
(3)新行为主义者考托尔曼提出“中介变因”的概念。其行为公式是:B=f(S.A),B为行为变因,S是情境变因,A为前提变因(包括遗传、年龄和经验等)。
(4)德国社会心理掌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这较能说明人类行为的真实含义。
2.人类行为的类型
3.人类行为的特点
(1)适应性。
(2)多样性。
(3)发展性。
(4)可控性。
(5)整合性。
4.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1)生理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包括:影响人的成长,是人类行为的物质基础;生理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心理因素的成长;不同阶段的人的生理发育不同,这直接影响到了人在不同时期的成长特征:生物因素主要通过遗传基因影响人类的行为发展。
(2)心理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包括:心理认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和社会,从而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确保人们行为的健康发展;情感是心理表现。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十分重要;心理的需要和动机影响行为的变化。
(3)社会因素对人类行为也有重要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家庭、群体、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社会事件与文化等,社会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考点: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
本考点是本章历年考题的重点。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5年都出过考题。从考法来看,既有直接考理论内容的,也有考理论应用的(主要考法)。本考点要求考生把握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尤其是家庭要素:能够结合考题的情景分析人类行为受到了哪些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1)社会环境的含义
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以及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
(2)社会环境的特点
①多样性。社会环境包括影响人类行为的众多因素,小到家庭、学校、群体和组织,大到社区和国家。
②复杂性。第一,社会环境要素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复杂的。第二,社会环境中各子系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它们相互作用的机制非常复杂,这也决定了社会的复杂性。
③层次性。对于人的具体生存或具体行为而言,社会环境有层次性。
④稳定性。社会环境具有相对稳定性。从微观来讲,如一个人所生活的具体家庭环境、所在的社区的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在一定时期是相对稳定的;从宏观来讲,一个时代的制度、社会结构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⑤变动性。社会环境并不是~成不变的.应该说社会环境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它是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相对统一。
2.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1)家庭。
(2)同辈群体。
(3)学校。
(4)工作单位。
(5)社区。
(6)文化。
(7)大众传媒。